哈尔滨商业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36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过程中的体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2 19:4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程中的体悟

一,童年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backwards.      ——Steve Jobs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实际上是从我的美国老师Mr. Sessions 打印出来推荐我看的苹果CEO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上的英文稿, 开始看的时候只是被演讲清晰的结构和精彩的内容所吸引,但随着自己申请的逐渐深入,对自己前18年人生进行小回顾和总结的时候,愈发对这句话产生了自己的共鸣。我相信,自己一生最精彩的经历绝不会仅发生在自己生命的前18年,所以自己的总结目的仅是让自己明白,在幼稚和成长的年代里,我犯过那些可以改正的错误,我需要感谢哪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强烈的好奇心和家里提供的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大概是我对自己的童年的两个最主要的印象。而我母亲对我教育的重视在我幼年,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经历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她也是我人生中最需要感谢的人。

在我一岁多刚开始会说话的时候,我妈就准备了很多汉字卡片开始每天晚上教我识字。还依稀对那时在卧室的灯光下我妈拿着一个个汉字卡片考我的景象,也还依稀记得后来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在班里给同学念报纸让老师都感觉十分惊奇。我妈对我文字,阅读能力的超前培养对后来我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同时开发了智力。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耍的地方是我姥爷家的书房,那里有一个特大的,整整盖住一面墙的超大书柜。在我上小学以前,经常在架大书柜上‘攀岩’的,总是想知道在书架最上面的一层藏着什么宝贝。等上了小学,这个书房对我的吸引力就越来越大了,我开始逐渐在书架中找到了《伊利亚特》,《奥德塞》,《悲惨世界》,《左传》,《世界谋略故事集》,《拿破伦传》,《水浒传》等等各种各类人文方面的书籍。于是乎,我小学除去课余的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书房里。那时对看书到了痴迷的程度,家人经常发现我在中午放学后径直进里书房,等家里人做好午饭喊我吃饭的时候,才发现我在椅子上专注地看书,书包还背在背上,小黄帽也没摘。到后来初中高中,由于学习,应试的等等原因,看书倒是越来越少了,但当时的爱好对我好奇心的满足却是巨大的,这也直接养成了现在每天我对新闻,书报的阅读习惯。看多了自然会想,想多了自然会想说,而家里的‘文人’环境也给了我充分发挥的空间。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自己经常和做理论研究的父亲,和做记者,编辑的姥爷讨论自己最近读到的历史,人物,或时事新闻,也许那时的见解还很幼稚可笑,但却锻炼了逻辑思维,培养了多思考多讨论的习惯。我爸经常说,‘如果说你长这么大我对你有什么最直接的帮助的话,那也就是从小到大对你的人文思想的熏陶。’

二,小学生活
我的小学班主任给我的一个让我妈现在还记忆犹新的评价就是:公泽每到上复习课的时候就萎靡不振,每到学新课的时候就从来不走神…... 我过去所有班主任所有任课老师给我的评价无非是:很聪明,好奇心强,很善于思考,有主见,自由散漫,不够踏实…聪明,成绩中等偏上,不守纪律几乎成了我学生生涯的标签。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担心学校的课程进度慢影响将来的发展,我妈居然托亲友想方设法把我转学到了北京很负盛名的中关村三小。当时,这个决定遭到我最强烈的反对,刨去离开旧的环境不说,最让我受不了是我妈居然把我转学到了寄宿班。但是我的反对意见在当时还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所以在四年级的时候,从来没离家生活过的我被迫开始了自己的寄宿生涯。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时每周一的早上当我妈送我上学的路上,我一直絮絮叨叨地试图说服我妈‘我真的不是上寄宿班的料’,而在一次次尝试未果的时候无奈的提着行李包进校门;我还清晰的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由于适应不了寄宿的生活,在晚自习的时候偷偷溜出教室到厕所洗脸以避免哭鼻子;我还记得那时每天早上我都会第一个冲出宿舍,趁学生还没有都起床的时候到教学楼的走廊里用IC卡偷偷摸摸地给家里打电话(学校不允许寄宿班学生往家里打电话)。如今回忆起那些令人发笑的细节,我不得不感叹我妈英明的决定,因为从我转学一个学期以后,当我完全适应寄宿生活,跟同学打成一片而开始享受寄宿生活的时候,我开始在生活上,至少是心理上,具备了独立的能力。而跟寄宿的,真正‘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产生的友谊,一起共度的充满精彩,欢乐的三年小学时光,也是我最珍惜,最回味无穷的回忆之一。

在中关村三小的三年是相当自由的,课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各种如足球,乒乓球,篮球,围棋,航模等等活动,而我也在这三年培养了我两大兴趣,一个是萨克斯管,还有一个是奥数。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大概来源于小时候家里的各种世界名曲的磁带,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套叫《音乐的故事》,把西方经典的童话故事和古典音乐混合在一起,有几盘甚至被我反反复复听坏了。在学萨克斯管的同时,我加入了当时学校的金帆管乐团。都说如果要做成一件事,吃苦是必须的,而我在乐队的经历让我明显的感觉到,如果对一件事抱有强烈的兴趣的时候,那吃再多的苦也不觉得。在那三年中,每天放学晚饭之前都要去练习,比赛前夕还会有加练,假期更不会闲着。但现在想来,却没有一丝的苦,只有甜:暑假中练的汗流浃背老师请吃冰棍的甜,在排练厅一遍一遍地合练直到木管铜管所有声部都能达到和谐完美时心里的甜,在穿着紫色的燕尾服参加区,市比赛,在不同场合演出时,在乐曲的每个难点紧张地祈祷乐队都不犯错直到完美的演奏完全部,享受台下的掌声与欢呼时的甜。乐队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团队项目’,让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集体每个人的表现和整体的团结之于整体的重要性。
我是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开始接触奥数了,那时的每个周末,我妈都带着我到处跑,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到了中关村三小以后,校内就有水平很高竞争很强的奥数课外班,再加上逐渐意识到想上好学校就必须走奥数的途径以后,就深深的投入到奥数的训练中了。每周都要在校额外训练,经常要抱着一本极厚极难的题集啃,每周末都要自己做公交车颠到城的另一边去上课,而这么一颠就颠了三年。到了快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这些学习奥数的学生就开始参加各个名中学的招生考试了,什么北达资源杯,首师大附的什么杯,人大附的华校,北师大附实验中学的考试等等。当时班中的好友,一对双胞胎早早地就通过了首师大附的考试并被录取了,自己当时是又羡慕又紧张, 因为到那时为止参加了各种考试均失败的我的学校还没有着落。我参加的最后一场考试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考试。这个学校选拔数学实验班是通过三次不同阶段的成绩综合排名选前120人,我一直跟着她的培训班参加了前两次考试,但后来由于转到了三帆校区,没有接到第三次考试的通知。接下来就发生了非常经典的情节,某天早上还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我妈拽起来说是要参加考试,仔细一问才明白原来该场考试当时已经开始了,是我的一个同学的妈妈通过电话告诉我妈的。我自然很不愿意去考,我爸当时也说算了,家在香山这边考场在西单,这么远的距离等到了考场考试都快完了没什么意义,而神奇的是当时我妈的果断,不由分说的拉我出门,打上一辆出租车,巧合的是那个出租恰好很明白路线,而那天恰好一点不堵车,于是我就很幸运的在考试后半个小时内坐到了考场参加考试。我还记得在那次考试之后的某一天早上,当时我正在很郁闷地跟我妈讨论要最后没有一个学校的数学实验班要我怎么办,而我妈正安慰我的时候,住在西单附近的我姨打来电话说实验中学发榜了,我在里面,并且还通知我妈去开家长会,应该是被录取了。

三,初中
在我刚开始上初中的时候,一直主管我生活学习的妈被借调到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工作三年。我爸是标准的工作狂,完全没有时间管我,于是我是住在我姥姥家度过的三年初中时光。而这三年没人管学习的时光也确实是非常磨练人的一段经历,姥姥、姥爷对我的关心十分细致,但只能覆盖住衣食住行的生活层面,而学习,情感,则是完全要自己一个人面对。初中时经常是期中大考的成绩由于之前的放松而跳水,然后被家人批评,自己压力超大,然后接下来的期末成绩大幅回升,然后再下一次大考再跳水,然后再回升……三年下来的一次次挑战,一次次考试,加上备战中考,使我渐渐能够在完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一个人面对学习考试,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失败等等情绪,而这些独立能力,我相信对我的将来是十分重要的。而现在回头看看,我最该感谢的是我的姥爷姥姥,在我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付出辛劳,义务承担了三年养育我的责任。


三,申请留学想法的萌生
我的出国留学的想法实际上是始于初一暑假的一次出国经历的,那时我妈的工作有一次家人探亲的机会,于是我跟我爸就借这个机会游历了欧洲,南美,和美国一共十几个国家。可以想像,一个12岁的,从来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孩子,一下接触到了三个大洲的文化习俗和宗教精神,对其世界观的冲击是多么的大。我到今天还能够回忆起很多清晰的景象,法国巴黎的铁塔,德国的某个小村庄的,意大利的声彼得大教堂,纽约的帝国大厦,哥伦比亚的圣母山,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等等……那次旅游的经历就是一个开眼的过程,让自己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让自己的眼界不在局限与自己简单而狭窄的生活。
第一次接触托福是在高一,那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托福初级班,到了高二逐渐开始确定留学的方向时,才开始正式学习托福考试和SAT, 托福相对简单,而SAT我考了三次,也通过这三次一次100多分的提高总结了一些经验。

自从第一次坐在新东方sat基础班的课堂开始算起,我的留学考试持续了差不多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分别在5月,10月,和12月参加了三次SAT1考试,并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个连单词都不知道怎么背的菜鸟,磨练成一个可以十分自信能胜任SAT助教的老鸟。由于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标准的超级刻苦的学生,所以自认为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是具有普适价值的。下面就自己以自己的考试经历为时间线叙述一下自己的经验心得。


5月第一次SAT, CR650, WR590, essay10, Math800      (初出茅庐)

初级班实际上只能是启蒙,自己从心理上到能力上都跟SAT相距甚远(当时连SAT有几个section都不知道),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是从新东方强化班开始的。

在强化班我主要收获这么几点:

1) 完整地了解了SAT考试的类型和所有题型。

2) 在一期的课程里通过作业比较系统的进行了SAT的练习。

3) 在周围人以及不久就要到来的考试的刺激之下,备考心理逐渐成熟。

在强化班之后,考试之前的课余时间我又参加了新东方模考班,在整个这段以个人学习为主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通过自己每天定量的练习,以及在模考班上的模拟,把OG, Princeton11, OC, 以及10套真题全部做完。

2) 虽说效率确实不高,但也一直不间断地在背着红宝书,进行着单词积累

3) 在上过杜亮老师的课以后,自己经过不断的练习和例子积累,题库研究,发现并掌握了SAT的答题套路。

4) 通过不断的模拟练习,对自己的强弱项有了清晰明白的了解,便于临场心态的稳定。

考完后我给自己的估计是最高可能2200+, 一般2100+, 最次不会低于2000+,结果语法很失常,只能经常用‘第一次上2000还不错’来安慰自己。第一次考完后我有了如下几点心得:

1) SAT2000分以上靠逻辑,2200分以上靠单词。

2)语法基础差只能用海量的练习来弥补,生记语法点和捷径是没有效果的。

3) 作文是有套路和捷径的,我自己总结的套路让我自己确保了提前3~4分钟写完,10分以上。


10月第二次SAT, CR640, WR700, ESSAY10, Math 770 (黎明前的黑暗)

在第一次考完之后回头整理自己的经验,发现自己的单词量实在是少的可怜,红宝书每面单词单词认识的不超过5个。我意识到自己在单词上的欠缺已经对分数的提高形成了瓶颈。于是,在第二次考试之前我做了如下准备:

1) 放弃红宝书,改背Barron3500, 原因是红包书收词很多,但排列单调,收词不精,针对性不强,总之就是不好背。

2) 把自己之前做的所有题再做一遍。

3) 针对自己语法失常的现象又参加了语法单项班,着重练习

4) 按照自己整理的模板重新开始练习作文,努力提高速度。

其实分数出来后自己很无奈,逼着自己背单词居然阅读分数下降,分数报告显示文章阅读题错误减少,但单词填空题错误量增加,导致总分反而下降。自己分析结果是阅读能力通过背单词和反复练习得到提高,而单词量没有质的提升所以填空稍难分数就跳水。

语法还算发挥正常,当时觉得700分对自己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提升空间了。有这么几点心得:

1) SAT阅读要想突破650单词是硬道理。

2) 当语法题反复做,大量做以后,看到题直接就能反应出答案。

3) 按照模板写作文,不会低于10分,但要想更高也有难度,须在表达和例子上下功夫。


12月第三次SAT考试CR730, WR760, essay 11, Math780(媳妇熬成婆)

第三次考试还是有些压力的,一个是准备时间短,一个是家人担心分数不升反降。但是自己总觉得努力这么长时间连2200都没上实在不甘心,所以毅然报名考试。由于前两次的经验让我对自己的弱项有着清晰的了解,准备工作也熟门熟路:

1) 经过同学推荐买来新东方李永远老师出的《SAT真词一本通》。此书收词十分精准高效,且书后附录的词表整理更是直接从考题下手,极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上次的经验,自己在背单词的方法上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改进。总结出了一筛选二速记三检查的三步背词法,每天用大量时间背单词,在考前用这种方法把该单词书过了两遍,基本达到记忆无遗漏的境界了。

2) 在考前专心把OG过了一遍,一个是因为别的题基本上全部都有印象做起来没效果,在一个是用贴近真题的材料检查一下一下自己的漏洞。

3) 义务给三,五个同学做SAT老师,发现自己已经几乎拥有所有语法题看题后5秒之内反映出答案的能力。

最后一次考试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所有的section提前5分钟做完并检查两遍,所有的答案自己都十分确定没有瞎蒙。虽然最后CR文章阅读错了5个,语法错了3个。但当时考完确实是自信满满,认为自己这次可以对得起一直以来的努力的。

第三次有这么些心得:

1)考SAT有捷径,有方法,但是该下的硬功夫必须下,如果想压根不背单词,生靠做题积累一次考到2200以上,那可能性很小。

2)SAT的题海战术不同于高考,其中的规律性很强,当你反复把自己所有能找到的题全部做过几遍以后,你会发现SAT的语法题实在是很容易。

3) 作文有套路可循,但是要想拿满分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优美自如的表述。

4) 无论做什么事,精神力量很重要,自信很重要,信念很重要。我之所以能在在很多人多次考试分数提高很少,没有提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三次考试总分分别比上一次提高110分, 140分,是因为我一直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为之付出与自己信念等值的努力。


整个留学历程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申请了。对于那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来说,抛开成绩,背景等硬件因素,一份好的申请文件其实是起到了录取的决定性作用;而对于那些实力不错但未被最顶尖大学录取的洞同学来说,申请文件的草率与低质量也往往是致命的因素。我是在考完第一次SAT考试后,通过李楠楠老师的介绍了解并加入了新东方workshop。而自己的申请之路,便是跟着workshop班的同学和周容老师而展开的。
第一次课的全体自我介绍让人十分的印象深刻。全班50人,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分数,独特而出众的背景。用当时的话说,就是‘让人抬不起头来’,‘托福没上110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正是这种刺激,可以让每个人在第一时间安静踏实下来,清醒地面对自己将要参与的竞争以及自己目前所处的劣势,从而更加严肃的面对自己可以改变更多的‘软性因素’申请文书。如果让我总结出这一年申请历程中workshop班所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个班级迫使我去思考。
这个班实力强劲的同龄人迫使我去思考,自己到底欠缺什么,以及自己跟其他强人比,到底有什么特质无法被忽视;班级通过从前学长生动的例子迫使我去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文书可以脱颖而出,到底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展现真实的自我。相信所有workshop的成员都会有这样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自己的essay的题目中心换了又换改了又改,长度由累赘的1000多字,精简到800多,再缩减到最终的500多。而在我个人的文书写作中,自己对文书的初步理解也是在反复读过了《The elements of style》《How to write a college essay》两本书以后才渐渐开始,而接下来才是最漫长而煎熬的修改文书的过程了。
文书的修改由自己第一篇自认为准备非常不错的文书被周容老师直接否决重写的郁闷和居丧而开始。在整个过程中无数个苦思冥想的夜晚,无数个盯着电脑发呆写了删删了写的日子里,我一共给自己的essay换了5个中心,每个都至少改了10稿。而在这无数次冥思苦想中我也惊异的发现,原来在申请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是谁’这个问题,在面对真正的竞争之前,我从没有想过在众人堆里,究竟什么可以把自己区分出来。高分可以是一个人的标签,学生会主席可以是一个人的标签,各种学生俱乐部创始人,各种活动的领导可以是一个人的标签,但它们都不能代表一个人,而只有真正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自己最本质的特点,才可以说服自己,然后在说服大学的录取官。诚然,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角色的确立,需要很长乃至一生的时间,但我很高兴在18岁的时候,我打开了我的眼界,见识到了很多优秀的人的实实在在的差距,从而激起的自己强烈的努力赶超的欲望;我开始了我的思考,开始了对自我本质的追寻,对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以及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达到目标的探索,这些收获,其实是大大超越了录取结果本身的。
在申请的过程中,也有学弟学妹问我什么中介最好,其实我最想说的是,且不谈中介的质量好坏,如果申请人为了省事而将整个申请的事务一并教于他人,这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不负责,还亲手放弃了在人生这么重要的阶段,去思考,去领悟的机会,而这些差距,也许要等到很多年后才会体现出来。
如今回头看看,自己的申请结果只能说是非常的一般,没有去成自己的梦想学校,而去了一所当初并没有放太多希望的大学。反观自己的申请,我也确实意识到自己在背景,学术及课余活动上的缺憾,以至于当和一些实力强劲的同学站在一起时,确实很难脱颖而出。我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又何以去说服那些top10 顶尖名校的录取官呢?
在承认差距以后,只觉得心态好很多,觉得需要感谢的人,需要感恩的事很多:如果没有我妈一直以来的帮助,批评和鼓励,如果没有周围朋友的共同前进,如果没有我在校老师和周容老师的支持,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在承认差距以后,只觉得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充满前进,赶超的动力。现在远不是一分高下的时刻,而是戒骄戒躁,充分积蓄能量的以待来日方长的时刻。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尔滨商业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4-30 11:17 , Processed in 0.0381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